网站首页 | 网站地图

每日推荐
首页 > 理论视频 > 专题 > 正文

新常态下如何让文化资源化、资源资本化、资本金融化?(2)

——人民日报人民论坛电视专访上海著名企业家张海龙

主持人吴礼明:如何把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结合起来,突出企业的(主体)地位?在这方面,中国国际艺术品产权交易所作出了有益的探索。

观众朋友们,让我们随着人民日报人民论坛电视节目组的镜头,一同走进这家交易所吧。

首先请中国国际艺术品产权交易所董事长张海龙先生与观众见面。

张海龙董事长好,您给我们的观众朋友们打个招呼吧。

张海龙董事长:好,观众朋友们,我是中国国际艺术品产权交易所张海龙。

主持人吴礼明:张总,您这个 “中国国际艺术品产权交易所”成立的背景和批准机构是什么样的情况呢?能跟我们的观众朋友介绍一下吗?

 张海龙董事长:中国国际艺术品产权交易所是经过香港特别行政区(政府)正式批准成立的。我们由香港华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、香港恒生艺术品产权交易所、香港新都股份投资有限公司、上海帛钰文化产业园和上海综星置业几家公司联合发起,主要是利用香港跟我们上海自贸区沪港通的政策,把我们的国际文化和国际艺术品带给我们中国老百姓。

 主持人吴礼明:在成立的时候,你们这几家股东是怎么考虑市场情况的?

将来会是怎么样的一个场景啊?

 张海龙董事长:这个呢,我们也是随着党的政策,特别是十八大以后,我们的文化产业做为(了)国家的一个支柱产业提倡。(目前,国家政策)提倡了互联网+文化、互联网创新、文化创意等“(大众创业) 、万众创新”,(就是)这么一个趋势。

那么,我们中国艺术品产权交易所主要(是)在探索国际文化艺术品市场跟中国的艺术品市场(对接),(但是,两者)还是有一定的差距。

如何(把艺术品市场)跟资本文化、跟百姓结合起来?

(我的体会是) ,搞文化(产业)一定是要有资源。资源我们就要转化为资本,资本我们要转化为金融。围绕这么一个主题,我们就打造了一个艺术品产权交易所,把我们的文化传承给世代的百姓;把我们的艺术品也带给我们的百姓;让大众来参与到我们的文化艺术和创意当中来。

上一页 1 2345下一页
[责任编辑:赵昭]
标签: 资本化   资源   金融化   著名企业家   张海龙